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疑惑:
“现在的孩子不愁吃,不愁穿,为什么如此脆弱?”
“同样是挨打挨骂,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少见心理问题,但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却那么多?”有人会单纯地将这个问题归结为现在孩子“太矫情”,“不好管教”,可当你看完4000多条网友的留言,你会发现一切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复杂。
第一,亲子关系的「畸变」从前的家庭,生活条件一般,兄弟姐妹不少,父母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生存。亲子关系是一对多。新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,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。亲子关系是多对一。有利的是,无论物质还是精神,家庭对单个孩子的教育投入会更多。不利的是,众星捧月,能够把爱放大,也可能会让爱变得窒息。《少年说》中有一场经典的母女对话。女儿向母亲控诉,自从有了手机以后,自己的聊天记录每天都会被母亲查看。并反复教育她,什么话能说,什么话不能说,什么朋友能交,什么朋友不能交。这样严密的控制让她精神备受折磨,于是
女孩恳求母亲:“妈妈,给我一点空间。”
但是母亲却不以为意,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女儿的一切幻想:
“初中和高中你想有自己的空间是不可能的,对学习有帮助的可以看,没有帮助的妈妈就帮你删掉了。”
心理学上有一个词,叫做「超限效应」。指的是因为刺激过多、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。不是说父母「爱」得太多不好,而是家长千万别嘴上说着爱孩子,实际上却在给「爱」层层加码:爱“学习好的孩子”、爱“听话的孩子”……我们总是觉得给了孩子很多选择,可往往让孩子没有选择。
第二,成年人抱怨996却忽略了孩子们的007
前段时间一个全网疯传的两分半监控视频,让很多父母看到现在孩子压力有多大:一个7岁的男孩,刚上小学一年级,瘫坐在椅子上,眼里满是泪水,肩膀随着每次抽泣一耸一耸,看着眼前的平板电脑和语文课本,男孩仰着头带着哭腔喊着“我不要上小学”。
在这之前,这个男孩一个人在卧室里做作业,作业的内容是朗读课文,并把过程录下来。但这个过程对男孩来说并不简单:第一遍时,男孩把“一寸光阴”读成了“一寸光阴”。
第二遍又把“一天之计”读成“一金之计”。这时男孩已经有点着急了,从坐着录作业,变成了站着。
然而就算他改变了姿势,第三次、第四次读课文还是出错了。
终于有一次,男孩读的很顺利,一共四句课文,前三句都读对了,却又偏偏坏在了最后一句。
于是男孩崩溃了。他有些憋气地拍了一下平板电脑,然后抓着平板电脑哭了起来。他又抓起面前的语文课本,想把它撕掉,但想了想,又把书完好无损地放了回去。
就这样,平板没碎,书本没坏,只有男孩的哭泣和无奈。男孩委屈的走出房门,想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,却发现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,于是男孩又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,一个人无助地大哭。
如果不是监控,可能谁也不知道,一个孩子在完成一个普通学习任务的背后,付出了多少努力。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地给期望,给要求,那孩子便成为整个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。一旦不堪其重,一句简单的责骂,就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第三,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提升
去年,西安一位12岁女孩被老师质疑偷钱跳楼身亡后,有人问:
“为什么当代青少年自杀频发?是孩子变脆弱了还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痛苦?”
网友@露西娅的回答发人深省:
以前的父母95%信奉棍棒教育,家家打得头破血流,你妈打你一耳光,你乖巧的自我反省。
现在的父母60%反对棍棒教育,别人的父母耐心指导孩子的错误,你妈上来就是一耳光,你什么感受?
以前的父母都忙着养家糊口,家里十几个孩子,没空和每个孩子交流,你一个月和父亲说不上话,其他孩子也一样,于是你觉得你应该更加努力,让爹爹看到你为你骄傲。
现在的父母大多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,晚上都会和孩子互动沟通,只有你爸天天不回家,从不过问你生活,同学开心地和你说起昨天和爸爸聊了哪些话题,你想起自己一个月没见到爸爸,你什么感受?
不是孩子脆弱了,是社会进步了,大部分人修养见识增长了,普遍家庭教育质量提高了。……
在这个物质已经没有那么匮乏的时代,孩子们的需求点在不断拔高。
按照马斯洛心理需求的分层,已经从生理需求,上升到情感归属需求、尊重需求,以及自我实现需求。如果你只当孩子少不更事,想打一巴掌就打一巴掌,想给一甜枣就给一甜枣,无疑是在剥夺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现在的孩子都比较“早熟”,当自我需求意识提前觉醒,又未能获得足够重视,很难保证TA不会走极端。
第四, 生活余量不断压缩
《你好!小朋友》摄影作品曾在全国各地展览。从中我们看到了40年前,中国孩子最真实的面貌。
从前的孩子,没有补习班,做完作业后,可以自由自在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。就算挨打挨骂了,跑出去和小伙伴疯玩一场,什么伤心难过也都消化了。现在的孩子,即便得到了“减负”的优待,可也逃不了休息时间各种各样的兴趣班。生活的余量被不断压缩,负面情绪没有一点排解的时间和空间。一位母亲在知乎上讲述过自己和女儿的一段经历:这位母亲也是独生子女,小时候也没觉得父母特别重视,该学就学,该玩就玩。
可现在和女儿交流时,若是有点心不在焉,孩子就会愤愤不平。起初她也很纳闷,后来她才发现不是现在的孩子变脆弱了,是他们的世界太狭窄了,除了父母,没有太多宣泄情绪的渠道。女儿从初三开始每周就只能休两个半天,还要拿出一个半天去补课。到了高一,早晨6:50到校,晚上10:30放学,十节课加四节晚课,9:00之前还有老师讲课;回家就算不再学习上床睡觉也都11:00之后了。累了一整天,再挨打挨骂不精神崩溃才怪。正是爱玩的年纪,孩子的学习当然重要,可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剥夺他们的休息时间。你培养的只能是一台默默运转,而且在快速损耗的机器。
写到最后,我想说: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局限性。我们的父辈,包括我们这代人,很多都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。为了出人头地,打一顿骂一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不是因为我们足够坚强,而是这就是我们世界最初的样子。现在的孩子能不能打?能不能骂?能。但是,你拿过去的那一套照猫画虎的套给现在的孩子,显然有些不合时宜。如今资讯发达,孩子的眼界更加开阔。绝大多数父母的经验和阅历,很难作为下一代的参考。
所以,你不能再如当年的父母那般,以“过来人”的姿态出场,而是要帮助他们消化这个世界复杂的信息和情感。一起共勉!